抵事、 抵任、 抵借、 抵债、 抵假、 抵偿、 抵充、 抵兑、 抵冒、 抵冲、 抵击、 抵刑、 抵制、 抵午、 抵命、 抵啎、 抵嘘、 抵噪、 抵堮、 抵塞、 抵多少、 抵头、 抵官、 抵宿、 抵对、 抵局、 抵巇、 抵弃、 抵当、 抵彻、 抵御、 抵忌、 抵忤、 抵戏、 抵手、 抵扞、 抵抗、 抵押、 抵押品、 抵拄、 抵拒、 抵拦、 抵挡、 抵捂、 抵捍、 抵换、 抵掌、 抵掌而谈、 抵掌谈兵、 抵掎、 抵排、 抵掷、 抵搪、 抵搭、 抵摘、 抵敌、 抵斗、 抵斥、 抵替、 抵极、 抵柲、 抵桩、 抵梧、 抵欺、 抵止、 抵死、 抵死漫生、 抵死瞒生、 抵死谩生、 抵法、 抵消、 抵滞、 抵牙儿、 抵牛、 抵牾、 抵犯、 抵玉、 抵玑、 抵瑕、 抵瑕蹈隙、 抵瑕陷厄、 抵璧、 抵盗、 抵禁、 抵突、 抵粗、 抵罪、 抵背、 抵背扼喉、 抵节、 抵虚、 抵虫、 抵补、 抵视、 抵角、 抵角戏、 抵触、 抵諆、 抵讳、 抵诃、 抵诛、 抵谰、 抵负、 抵账、 抵赖、 抵足而卧、 抵足而眠、 抵足谈心、 抵距、 抵蹋、 抵轹、 抵达、 抵近射击、 抵近攻击、 抵还、 抵遏、 抵销、 抵阂、 抵陒、 抵隙、 抵难、 抵雀捐金、 抵面、 抵饰、 抵鸦、 抵鹊
不抵事、 乘间抵隙、 乘险抵巇、 以玉抵鹊、 伺瑕抵蠙、 伺瑕抵隙、 家书抵万金、 当门抵户、 批亢抵巇、 扼腕抵掌、 投间抵隙、 投隙抵巇、 投隙抵罅、 捐金抵璧、 无抵扛、 昆山之下,以玉抵鸟、 玉抵禽、 玉抵鹊、 角抵(jué-)、 角抵戏、 角抵社、 角抵队、 连抵其隙、 鸣剑抵掌
不抵、 作抵、 历抵、 大抵、 头抵、 安抵、 当抵、 扣抵、 承抵、 拟抵、 捱抵、 排抵、 撑抵、 朦抵、 检谱角抵、 流抵、 直抵、 相抵、 羣抵、 角抵、 触抵、 觳抵、 论抵、 蹈抵、 过抵、 进抵、 遮抵、 隐抵
抵拼音:[dǐ]
英文释义support 支持; 帮助,资助; 养活,维持; 支撑; 证实;
sustain 维持; 支撑,支持; 遭受,忍受; 供养;
resist 反对; 抵制; 忍住; 经得起;
withstand 经受住; 承受;
实用场景例句
He slewed the car against the side of the building.
他的车滑到了大楼的一侧,抵住了。
He could take what was owing for the rent.
他可以把自己欠的钱抵作对方的租金。
We landed up at the Las Vegas at about 6.30.
我们6点30分左右抵达拉斯维加斯。
We slammed the gate after them, wedging it shut with planks.
他们出去后,我们在后面砰地把大门关上,并用板条抵死。
Here is a summer soup that is almost a meal in itself.
接下来是一道几乎可以抵作一餐的夏季汤品。
We'll take your car in part exchange .
我们收下你的旧汽车,以抵付购买新车的部分款额。
the trade-in value of a car
一辆汽车的以旧换新抵价
He pawned his gold watch to pay the rent.
他抵当了金表用以交租.
He'll get to Shanghai in a day or two.
他日内就能抵沪.
The bull gored the farmer to death.
公牛用角把农夫抵死了.
They jump their prices to offset heavy expenditures.
他们提高物价来抵销庞大的开支.
The gains are balanced by the losses.
收益被亏损抵销.
It's not worth the paper it's printed on.
它(文章等)的价值抵不上用来印它的纸张.
He locked his knee against the man's inner thigh and sent him sprawpng to the ground.
他用膝盖抵住那个人的大腿内侧,将他按趴在地上。
The popceman fires again, tensed against the recoil, unleashing round after round at his assailant.
警察再次开火,紧抵着反冲机构,不断向袭击他的人射击。
词组搭配[compensate for;give sth.by way of pay ment for;make good]将见缺的部分补足
compensate;give sth.by way of payment for
用价值相等的事物作为补偿
make good
赔偿
substitute;take the place of
(用价值相等的事物)代替;充当
confpct
∶冲突;竞争
contradict
与…矛盾
offend;violate;go against
顶撞;触犯
arrive
到达目的地
reach
到达,来到
keep out;check
阻止…向前
ward off;withstand
挡住压力
mortgage
抵押
[substitute;take the place of]替换
assault
攻击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攻击者向前运动,以近战方法试图消除敌人抵抗并且控制该目标
resist;stand up to;strive against;hold out against;withstsnd
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
抵御、抗击外来的武装侵略或敌军进攻
deny
用谎言和狡辩否认所犯的过失或罪行
refuse to admit;disavow
拒绝承认或认可
pay with one's pfe
偿命
be usefull effective
[方]∶顶事;能解决问题(多用于否定式)
confpct;contradict
抵触;矛盾
抵拼音 dǐ 抵部首 扌 抵笔画 8 注音 ㄉㄧˇ 繁体字 牴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横撇折横折捺 抵的意思、基本信息 抵五笔86:RQAY 抵五笔98:RQAY 五行:火 UniCode:U+62B5 四角号码:52040 仓颉:QHPM GBK编码:B5D6 规范汉字:0975 抵的解释● 抵
dǐ ㄉㄧˇ
◎ 挡,拒,用力对撑着:抵挡。抵制。抵抗。抵赖。
◎ 顶撞,冲突,矛盾:抵触。
◎ 代替,相当,顶替:抵押。抵偿。抵充。抵还(huán )。
◎ 到达:抵京。抵临。
英文翻译
◎ 抵
be equal to mortgage prop resist support sustain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抵 dǐ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氐( dǐ )声。本义:挤,推)
(2) 同本义[squeeze out]
抵,挤也。——《说文》
抵,推也。——《广雅》
抵,距也。——《汉书·梁怀王揖传》注
(3) 又如:抵掎(排挤攻击);抵斥(排斥);抵排(排斥;抵触)
(4) 抵赖,拒不承认事实 [deny]
延年抵曰。——《汉书·田延年传》。注:“拒讳也。”
(5) 又如:抵讳(抵赖;不认账);抵谰(抵赖,拒不承认)
(6) 抵挡。抵抗,挡住压力 [withstand;resist]。如:抵配(拼;豁出去);抵冒(抗拒冒犯);抵拦(抗拒;抵挡)
(7) 触犯 [offend]。如:抵牾(矛盾;抵触);抵死(冒死,触犯死罪,竭力,坚持);抵犯(触犯)
(8) 抵偿 [compensate]
伤人及盗抵罪。——《史记·高帝纪》
(9) 又如:抵充(抵偿充当);抵补(抵充补足)
(10) 诋毁 [slander]。如:抵诃(诋毁呵斥)
(11) 抵达 [arrive]
抵九原。——《史记·始皇纪》
抵营室。——《史记·天官书》
抵山谷中。——《汉书·李陵传》
乘虚直抵其城。——《资治通鉴·唐纪》
(12) 又如:抵任(到任);抵官(到职);日内抵京
(13) 相当 [be equal to]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 杜甫《春望》
(14) 又如:价抵连城
(15) 碰 [touch]。如:抵足(脚对脚而睡;形容很亲近);抵掌(拍击着手掌,表示亲近)
(16) 支撑 [support]。如:用手抵着下巴颏儿;抵当(支撑;抵押;补偿)
(17) 扔,掷 [throw]
抵,掷也。——《后汉书·献穆曹后纪》注
(18) 又如:抵掷(投掷)
(19) 欺诈 [cheat]
抵,欺也。——《后汉书·刘隆传》注
(20) 又如:抵换(掉换。以假换真或以次换好);抵盗(从自己家或主人家向外偷东西)
(21) 抨击 [attack]。如:抵隙(抨击缺点)
(22) 指责 [censure]。如:抵瑕(指责缺点);抵摘(指责)
词性变化
◎ 抵
牴、觝 dǐ
〈词性:动〉
(1) 用角顶,相触 [gore;conflict with]
牴,触也。从牛,氐声。字亦作觝。——《说文》
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观。——《汉书·武帝纪》
触崖觝隈。——稽康《琴赋》
(2) 又如:抵触(冒犯,顶撞)
[①][dǐ]
[《廣韻》都禮切,上薺,端。]
亦作“拞1”。亦作“掋1”。
(1)排挤;诋毁。
(2)抵赖;谎骗。
(3)抵挡;抗拒。
(4)抵消;抵偿。
(5)抵押。
(6)谓处以与其罪行相当的惩罚。
(7)值;相当;比。
(8)碰触;触犯。
(9)指抵触。
(10)撑;顶。
(11)至;到达。
(12)遇到。
(13)干谒;归依。
(14)书法的执笔方法之一。以小指靠着托住无名指,挡住和推着中指的钩。
(15)犹底。如何,什么。
(16)同“柢”。本。本金,原价。
(17)同“柢”。本。犹根。本根。
[②][zhǐ]
[《集韻》掌氏切,上紙,章。]
亦作“拞2”。
(1)侧击;击。
(2)弃掷;投掷。
音韵参考
[广 韵]:都禮切,上11薺,dǐ,蟹開四上齊端
[平水韵]:上声四纸·上声八荠
[唐 音]:de?i
[国 语]:dǐ
[粤 语]:dai2
[闽南语]:te2,ti2,tu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